成果简介
生物质能源热电联产工程创新采用高压风机的管道风力输送解决稻壳燃料给料方式,采用加大稻壳燃烧供给量方式解决稻壳燃烧热值低,采用增加省煤器适当降低炉温解决稻壳燃烧炉膛结焦,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燃料供给量解决锅炉水冷壁管磨损。其主要产品为电和热,该技术居国内领先,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效果理想。具有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的特点,不仅解决了稻壳本身的"黄色污染"问题,还解决了供电、供热市场紧张的矛盾,既经济合理,又保护了环境,是“吃干榨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对我省水稻加工、稻壳综合利用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潜力巨大,推广应用价值显著。公司拥有改革意识强、敢于创新、注重科研开发、高效精干、科学化管理的领导班子,具有3名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较高和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带头人;有一支多学科有机互补、专业搭配合理的研发队伍。以往用于研究、开发的费用总额15125万元,未来3-5年研发费用拟计划投入12000万元,今后的研发方向是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和生物质气化发电供热,重点将是生物质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供热技术。
成果成熟度
完成中试(区域试验阶段)
项目优势
项目主要产品为电和热,该技术居国内领先,技术成熟、运行稳定,效果理想。具有解决资源浪费、环境污染节能减排的特点,不仅解决了稻壳本身的"黄色污染"问题,还解决了供电、供热市场紧张的矛盾,既经济合理,又保护了环境,是“吃干榨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节能减排效果明显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对我省水稻加工、稻壳综合利用将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能够进一步促进农业的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潜力巨大,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行业及市场
项目所属行业为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该生物质能源热电联产工程(稻壳发电供热技术)已推广应用建设生物质(稻壳)发电厂六家:即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清河泉热电厂及虎林热电厂、黑龙江清河泉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吉祥分公司、黑龙江省天湖米业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国创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和吉林众合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六家企业,共计96兆瓦机组投产运行,其中至今已有54兆瓦机组并入国网发电,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推广应用价值。
收入预测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集中供热面积将逐年加大,有利于公司扩大生产。依据财务有关数据,预测公司未来5年销售收入情况:2015年销售收入25000万元,净利润1000万元,税金2000万元;2016年销售收入26000万元,净利润1400万元,税金2200万元;2017年销售收入27500万元,净利润1600万元,税金2400万元;2018年销售收入28000万元,净利润2000万元,税金2500万元;2019年销售收入29000万元,净利润2300万元,税金2600万元。
融资说明
自筹资金投入,在下属分公司实施内部转化产业化生产,暂不需融资。
项目团队主要成员简介
闫华,经济师,高级审计师,高级能源管理工程师,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毕业。现任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她先后被授予“省三八红旗手”、“省巾帼创新业十佳标兵”、“省创新能手”、“省优秀企业家”、“全国创业之星”、“全国杰出创业女性”、“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突出贡献人物”、“中国百名杰出女企业家”等光荣称号,并当选鸡西市13、14届人大代表和黑龙江省11届人大代表,而且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人大代表。闫红,高级审计师,清华大学高级工商管理总裁研修班毕业。现任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法人。赵洪滨,清华大学MB毕业。现任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曾先后获得垦区十大青年企业家、垦区优秀企业家、黑龙江省优秀企业家光荣称号。闫华与赵洪滨是稻壳发电技术创始人,他们曾先后获得国家“最具节能减排成效企业成果(案例)”、黑龙江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秀创新能手(成果)、鸡西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中小企业创新100强/优秀创新成果荣誉称号。朱景山,高级能源管理工程师,大学学历,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现任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专长为热力发电厂设计施工,稻壳发电技术主要研发人之一。他参与研发的稻壳发电技术项目曾先后获得国家“最具节能减排成效企业成果(案例)”、鸡西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黑龙江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中国中小企业创新100强/优秀创新成果荣誉称号。
成果完成单位
黑龙江清河泉生物质能源热电有限公司
[审核:小韩] |